首页 文章 HPV疫苗怎么打?一般人群vs高风险人群接种 注意事项

HPV疫苗怎么打?一般人群vs高风险人群接种 注意事项

2025-07-10 阅读量:537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那么,一般人群和高风险、特殊人群接种HPV疫苗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注意事项?《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给出建议。本文对指南要点进行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一般人群HPV疫苗接种

推荐意见: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是9~14岁女孩(推荐类别:1类);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推荐类别:2A类)。推荐9-26岁男性接种HPV疫苗(推荐类别:2A类)。

二、高风险、特殊人群HPV疫苗接种

1、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人群

推荐意见:无论是否存在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推荐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推荐类别:2A类)。

2、HPV相关病变治疗史人群

3、高风险人群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HIV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肥胖、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者;器官/骨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5、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推荐意见:不推荐妊娠期女性接种预防性HPV疫苗。若接种后发现妊娠,应将未完成接种剂次推迟至分娩后再行接种;已完成接种者,无需干预。慎重推荐哺乳期女性接种HPV疫苗。

三、HPV疫苗的安全性

1、安全性评价

疫苗不良反应(AR);疫苗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疫苗上市后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

2、全球HPV疫苗安全性评价

目前全球使用HPV疫苗的所有来源的数据均显示其具有良好安全性。

3、HPV疫苗临床试验的安全性

双价疫苗:在我国的临床试验中,所有受试者发生的局部和全身AR均为轻度或中度(小于等于3级),接种部位最常见的是疼痛,其次为硬结;发热、头痛和疲劳是三种最常见的全身症状;未见疫苗相关SAE。

四价HPV疫苗:受试者最常见为注射部位疼痛和红肿;常见全身性症状为发热、疲乏、头痛等,未见疫苗相关SAE。

九价HPV疫苗:大多数受试者为轻度或中度(小于3级),局部注射部位3级AE发生率为3.1%~3.5%,最常见也是疼痛和红肿。

HPV疫苗与妊娠:未见与疫苗接种相关的SAE、免疫介导性疾病或不良妊娠结局。

4、HPV疫苗上市后监测的安全性

2006年上市以来,上市后监测数据显示,局部和全身AR与临床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疫苗上市后监测研究也未发生与HPV疫苗暴露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

四、注意事项

1、不宜接种HPV疫苗的情况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止接种HPV疫苗,注射后有超敏反应症状者,不应再次接种。

▪对于以下人群,需慎用HPV疫苗:①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②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③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

2、接种HPV疫苗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HPV疫苗对于存在HPV感染或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如多性伴、既往感染过疫苗相关HPV型别、免疫缺陷等)的人群有效性降低;

▪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不能清除已存在的HPV感染和治疗HPV相关疾病,也不能防止病变的进展;

▪HPV疫苗所含型别有限,不能预防所有HPV型别感染,即使接种了HPV疫苗,机体仍处于对非疫苗型别HPV的感染风险中;

▪少数子宫颈癌可能与HPV感染无关,特别是非HPV相关性肿瘤;

▪全球上市最早的四价HPV疫苗长期随访研究证实其具有14年的保护作用,但HPV疫苗有终身保护作用还需研究证实。

3、接种HPV疫苗后无需进行抗体检测

对于接种者而言,疫苗接种后没有必要进行HPV抗体检测。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等.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J].协和医学杂志,2025,16(02):350-360.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