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应立即就医,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因素较多,包括产妇年龄较大、分娩方式异常、产程过长、胎盘残留、子宫内膜炎等。临床表现上,需密切观察产后出血量、宫底高度、子宫质地及是否有压痛等征象。针对子宫收缩不良,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如使用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宫缩剂来促进子宫收缩。物理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按摩子宫、宫腔内填塞纱布条等方式帮助子宫收缩。如果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必要时需进行清宫术,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预防措施方面,加强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产后及时排空膀胱、早期下床活动等都有助于预防子宫收缩不良。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同时,给予产妇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也有助于改善子宫收缩情况。
日常生活中,产妇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定期复查。饮食上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多喝水,促进恶露排出。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如果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