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梅毒通常会传染。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患者虽无典型临床症状,但体内仍存在梅毒螺旋体,具有传播风险。其传染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隐性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在与隐性梅毒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梅毒螺旋体可通过黏膜或细微的皮肤破损进入健康人体内。即使患者处于隐性期,体内仍持续存在病原体,接触其体液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均可能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是另一重要途径。患有隐性梅毒的孕妇,其体内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经过产道时也可能因接触母体分泌物而感染。
血液传播同样不可忽视。共用受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输血时输入含梅毒螺旋体的血液制品,均可能引发感染。此外,间接接触传播虽较为罕见,但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等生活用品,若皮肤黏膜存在破损,也存在感染可能。
隐性梅毒的传染性受病程阶段影响。未经治疗的早期隐性梅毒患者传染性较强,随着病程延长,传染性可能逐渐减弱,但仍不可忽视。因此,对于疑似隐性梅毒患者,需通过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患者应避免性行为直至治愈,孕妇需在孕期接受规范驱梅治疗以阻断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