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疝通常是由于脐部闭合不全、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持续腹压增高、腹壁筋膜薄弱或家族遗传等因素引起的。
- 脐部闭合不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重要结构,负责输送养分和氧气。出生后,脐带被切断并结扎,随后脐部会自然愈合闭合。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脐部的闭合过程不完全,就会留下一个薄弱点,导致肠管或网膜等腹腔内容物从这个薄弱点凸出,形成脐疝。
- 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的腹壁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肌肉层较为薄弱,特别是腹直肌的发育不足,使得腹壁的强度不足以抵抗腹腔内压力,从而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点凸出形成脐疝。
- 持续腹压增高:如果新生儿经常咳嗽、便秘或患有某些导致腹压持续增高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这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长期的腹压增高会迫使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点凸出,进而形成脐疝。
- 腹壁筋膜薄弱:腹壁筋膜是腹壁的一层结缔组织,它有助于维持腹壁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新生儿的腹壁筋膜天生较为薄弱,那么腹腔内容物就更容易通过脐部薄弱点凸出,造成脐疝。
- 家族遗传:脐疝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有脐疝,那么新生儿患脐疝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导致的腹壁结构或发育上的弱点有关。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加剧了脐部闭合不全或其他腹壁弱点的问题。
日常护理新生儿时应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撞击,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及时治疗婴儿的咳嗽或便秘等可能导致腹压增高的疾病,并定期观察脐疝的大小和有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