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患者常见的精神神经症状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症状、认知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淡漠等,对于这些症状的管理方法如下:
1、抑郁、焦虑的管理
PD患者常见的精神神经症状为抑郁,可能会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发生,属于PD患者的前驱症状;而PD患者的焦虑主要会表现为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等,通常可与郁抑症相伴[1]。根据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建议[2],患者可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还可选择非药物治疗,如可选择认知行为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方法治疗。
2、精神症状的管理
PD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主要包括错觉、幻觉以及妄想等,通常有半数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其中以视幻觉最为常见[3]。根据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患者可使用氯氮平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增加患者意外跌倒、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因此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谨遵医嘱。
3、认知障碍的管理
PD患者还可出现认知障碍的情况,发生的时间因人而异,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痴呆的情况。因此根据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患者可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4、冲动控制障碍的管理
冲动控制障碍是PD患者出现的一类难以自我控制的异常行为,可表现为性欲亢进、暴饮暴食、病理性购物等,通常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有关。因此,出现冲动控制障碍的时候,需要及时停止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通常6个月后可改善症状[4]。
5、淡漠的管理
淡漠通常指的是缺乏动力和进取心,对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PD患者出现淡漠的概率为39.8%[5],根据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患者可使用卡巴拉汀等药物改善症状。
PD患者常出现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慢性便秘、药物相关的纳差等,对于不同的症状可给予不同的管理方法。
1、体位性低血压的管理
临床上约有60%的PD患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包括有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和无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该减少或者停用抗抑郁药等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同时增加水、盐的摄入,必要时可使用屈昔多巴等药物进行治疗[2]。
2、慢性便秘的管理
PD患者出现慢性便秘的时候,通常可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和排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应该改善生活方式,如摄入足够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菠菜、白菜等;还可适当摄入一些粗粮,如玉米面等;还可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如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未见改善,可遵医嘱使用益生菌等药物进行治疗[2]。
3、药物相关纳差的管理
PD患者在使用左旋多巴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需要及时调整服药方式,如可在使用左旋多巴的时候搭配一些点心,或者是餐后2小时再服用药物,如果2周后症状未见好转,可给予多潘立酮等药物改善症状[6]。
4、流涎的管理
由于PD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吞咽频率减少等症状,因此可能会导致流涎,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呛咳、误吸等。可先让患者进行咬肌锻炼,如咀嚼口香糖等,如效果不佳,可注射A型或者是B型肉毒素[2],但是该药物通常具有过敏、面部表情僵硬等副作用,因此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
5、泌尿功能障碍的管理
PD患者出现泌尿功能障碍的时候,可能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可遵医嘱通过索利那新等药物进行治疗[7]。
PD患者的睡眠-觉醒障碍主要包括失眠、日间过度嗜睡、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不同的情况可给予不同的管理方法。
1、失眠的管理
PD患者的失眠主要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等,如患者出现失眠的时候可加用安眠类的药物[2],如患者同时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改善。
2、日间过度嗜睡的管理
当PD患者出现日间过度嗜睡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导致该症状出现的原因,如果是服用药物导致的,应该遵医嘱调整用药量;如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可遵医嘱使用莫达非尼等药物进行改善[2]。
3、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管理
如PD患者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或者去除相关的因素影响,同时可选用氯硝西泮等药物进行改善[8]。
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表现因人而异,因此治疗方法也无固定的模式,治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PD患者一旦出现非运动症状的时候,应该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从而改善症状,但是帕金森患者如存在认知障碍的时候,服用药物的时候可能会存在冲突,因此用药一定要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