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肌酐值大于707μmol/L时算尿毒症,具体如下:
通过肌酐指数判断尿毒症通常依据血肌酐的分期标准,根据该标准,慢性肾脏病可以分为五期。1期血肌酐值处于正常范围,2期血肌酐值较正常值有所升高,但不会超过178μmol/L,3期血肌酐值通常处于178至445μmol/L,4期血肌酐值通常处于445至707μmol/L,5期血肌酐值通常会大于707μmol/L。
达到5期便可以算作尿毒症,此时患者通常会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肺部感染、严重酸中毒、顽固性心衰、高钾血症等。
除依据血肌酐指数分期外,近几年还有国际较为公认的,由美国肾脏基金会进行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主要是依据肾小球过滤率进行,若肾小球过滤率小于15ml/min时,可以被称为尿毒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