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律不齐的区别如下:
窦性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脏在跳动时,以窦房结为起搏点,但节律发生改变,跳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也是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一般指的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出现不规则,过快或过慢。
窦性心律不齐多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幅度过大、吸烟、喝酒、喝浓茶等,但也有些患者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包炎等,也可能是由于服用药物导致的心脏节律改变,从而引发窦性心律不齐,比如:地高辛、阿托品、吗啡等。
心律不齐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运动情绪变化幅度过大、睡眠不足、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卒中等原因导致的。
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浑身乏力、黑蒙、晕厥等症状。
心律不齐的患者所出现的症状与发病变类型、持续时间、原发性疾病等有一定的关系,在早期时患者多无症状,或所出现的症状比较轻,而最为典型的症状为心悸、乏力等。
窦性心律不齐如果是由于生理性因素所引发的不需要治疗,而其他因素引发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对症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心律不齐可以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接受手术治疗,同时还需要多注意日常生活方面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