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堵塞可引起耳闷、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手术治疗来改善耳闷症状。
常用药物有抗生素,急性感染期可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常用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等。滴用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的滴鼻剂治疗,如呋麻滴鼻液、1%麻黄碱等,使用时一定要采取仰卧头低位的滴鼻体位。
促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的药物,有利于改善纤毛的排泄功能,降低咽鼓管黏膜的表面张力和咽鼓管开放的压力,常用药物有桉柠蒎。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利于改善咽鼓管水肿,促进咽鼓管通畅,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咽鼓管堵塞可采用捏鼻鼓气法、咽鼓管吹张法改善耳闷症状。可应用波氏球法或导管法进行吹张。
如果上述保守治疗方法效果较差,耳闷症状改善不明显时,慢性中耳炎引起的咽鼓管堵塞可应用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鼓膜置管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