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
妇产医典: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李大鹏教授:子宫肉瘤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多是子宫肌瘤的表现,也易和子宫肌瘤混淆,因此有很大比例不能在手术前确诊。临床为患者进行检查时,无论是B超或CT检查,能够发现子宫部有类似肌瘤的肿物,或是因为肿物增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子宫肉瘤都很少像宫颈癌、内膜癌那样,早期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多以查体时发现子宫肿物为常见就诊主诉。所以,子宫肉瘤没有特征性的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压迫症状,出现的尿频、尿急或者便秘,或者是查体发现肌瘤。一少部分腺肉瘤的患者,因子宫的宫腔内息肉状的肿物,而在疾病早期出现出血的情况。
因子宫肉瘤没有特别突出的特征性症状,诊断也相对比较困难,多以子宫肌瘤手术后病理来报道肉瘤。因此,一旦发现子宫肌瘤的迅速增大,如一年或半年之内从2cm长到7-8cm,这时需要多加警惕。通常认为良性子宫肌瘤会在绝经后出现个别萎缩或不再长大的情况,如果绝经后出现肌瘤持续相对快速地增长,这时要警惕子宫肉瘤的存在,此时在以子宫肌瘤去做手术的时候,临床医生要警惕有可能出现恶性的情况。所以,此时一定要进行肿瘤的完整切除,而不是常规所采用的肌瘤的剔除,尤其是在腹腔镜下进行肌瘤的粉碎,或是因为肌瘤比较大,将它分成几瓣后再取出来,可能会造成子宫肉瘤出现广泛播散的情况,导致后续的治疗或者整个病人的生存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妇产医典:子宫肉瘤治疗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李大鹏教授:
1、进行全面的评估
(1)判断初次手术方式
子宫肉瘤的治疗,因其诊断都是在前一次手术后才能确诊,所以一旦确诊,首先判断第一次的手术方式是怎样的,是否进行了不全的手术,或者是曾经出现过碎瘤术的情况。
(2)进行肌瘤性质的评估
对首次手术方式有判断后,要进行肌瘤的性质的评估,是属于哪一种类型,恶性程度怎么样。然后再进行ER、PR的检测。对于极个别的病人,如果患者比较年轻,且是低危型,对于生活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可以通过ER、PR的检测来决定二次手术的时候是否能保留卵巢。
(3)影像学评估
对初次手术方式和肌瘤性质有所了解后,需进行影像学的全面的评估。要评估子宫肉瘤在其他的位置,以及盆腔外是否有转移,一定要进行至少从胸部往下的全面的影像学的评估,以免遗漏盆腔以外的转移性的病灶。
2、补充手术
对疾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要进行补充的手术,子宫肉瘤手术的基础的要求就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以及可疑的或者转移的病灶彻底的R0切除。淋巴清扫并不是标准术式,但是要发现可疑肿大的淋巴结时要一并切除。手术之后要围绕着二次手术或者综合两次手术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手术的术式,以及肿瘤的播散的范围来决定术后的补充治疗。
如果是内膜间质肉瘤,尤其是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那建议Ⅰ期可以观察,Ⅱ期以上可以考虑抗雌激素的内分泌治疗。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子宫肉瘤的,Ⅰ期也可以观察,Ⅱ期及以上就要进行系统的全身治疗,包括化疗,根据分子指标引导的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
3、局部控制可考虑放射治疗
如果没有进行肿瘤的完整切除,有肿瘤残余或病理显示有淋巴结转移,或认为有可疑病灶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局部控制可考虑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这些年在子宫肉瘤,包括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应用的重要程度和应用广泛度是逐步提升的。通过局部放疗,在宫颈癌、内膜癌,甚至于个别的子宫肉瘤的治疗方面,可以达到跟手术切除等同的局部彻底控制,除了手术、药物治疗以外,放疗也是很重要的治疗方式。因为综合医院可能对于放疗了解不是特深,所以我每次无论是讲课时,就要强调,“放疗也是肿瘤治疗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对于宫颈癌、内膜癌可以达到彻底根治,是一个根治性的手段。”
总体而言,子宫肉瘤的治疗的原则就是:
1、以手术为主,能手术就尽量切除,无论是初始治疗还是复发治疗,经过严格地评估后首选手术治疗,但前提是一定要达到彻底的R0切除,肉眼无残余的R0切除。
2、之后根据子宫肉瘤的病理分类和分期,来选择相应的辅助治疗。
3、如果在初始就判断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局部病灶无法切除,且有广泛的远处播散的时,要进行药物治疗为主,局部可考虑放疗的姑息治疗。如果是局部的肿瘤,宫颈局部或者子宫肿瘤,相对比较大的时候,放疗也可以作为手术之前的新辅助的放疗,这也可以作为重要的选择。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