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徐汇院区: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临港院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环湖西三路222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始建于1904年12月,其前身为上海西人隔离医院,1947年改为上海市立第六医院,196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定床位1766张,实际开放床位1950张,设有33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
南京脑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又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是上海徐汇区的公立三甲胸科医院。 这里共收录了上海市胸科医院22个专科方向,321位高年资医生的介绍,职称,专业擅长等执业信息。 您可以查询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出诊停诊时间。 这里有211位专家为患者提供图文问诊,电话问诊,门诊预约加号(挂号),预约手术,视频门诊和私人医生等服务。
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将设立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和上海市计生所三个分部,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教授担任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吸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等多个院系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针对人类生殖与发育异常的发生机制和防控策略开展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殖与发育过程的调控机制、生殖与发育过程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环境和遗传风险因素、不孕不育和出生缺陷等相关疾病的综合干预技术、生育调节新技术研究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49]),简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位于上海市,是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50]军队研究生培养重点建设院校,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是军队3所设置研究生院的单位之一,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外军医学留学生培养基地、是具有推免资格高校。 [90] 海军军医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当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主要由华东医务干部学校、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国民党原国防医学院部分留大陆人员和从地方招聘的专家教授组成。1950年10月,更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9日,由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6月2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二军医大学校名。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校机关设“四部二院”,下辖“一部八系”、3个师级学员管理单位、4所附属医院、1个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和5个干休所。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由“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创建的集临床医疗、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研究型综合医院,设有杨浦(长海路225号)和嘉定(墨玉北路700号)两个院区,总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床位2300余张。该院以肝胆疾病诊疗为特色,开设肝胆外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6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建有肝癌科学中心、胸痛中心等7个诊疗中心,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名 。 医院前身为1978年创立的国内首个肝胆外科,1996年独立建院,2015年嘉定院区投入运行后完成向综合性医院转型 。其肝胆外科连续7年位列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首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奖等荣誉。2017年定现名后推进三级甲等研究型综合医院建设,建有全军肝胆外科专科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等科研平台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经过上海市卫计委审批,为国家卫计委核准的辅助生殖机构。该中心以自然周期、微刺激为诊疗特色,希望用最少的药物、最低廉的费用达到生育目的,最大程度降低对女性内分泌水平的影响,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不良反应。十院生殖中心有成熟的腹腔镜、宫腔镜技术,目前每年微创手术约3000台,能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的患者提供微创手术治疗。若经过评估,您需要做试管婴儿,将有经验丰富的生殖专家和医疗团队,为您提供强有力的生殖医学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效治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由我国著名临床学家、我国宫颈癌根治手术的开拓者、妇产科学界有南北“双林”美誉的林元英教授(卫技一等2级)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我国最早妇产科专业的临床、科研和培训基地之一。妇产科设有门诊手术室、阴道镜检查室、阴道细胞学检查室、超声检查室、妇产科研究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妇产科研究所。妇科肿瘤、妊娠糖尿病、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生殖系统感染、计划生育等特色或专科医疗。
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是2014年经上海市及国家卫计委批准开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依托于上海同济大学医联体及上海市东方医院雄厚的医疗实力,位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5号楼11楼。该中心以辅助生殖医学技术为重点,设有女性不孕、男性不育、备孕咨询、心理咨询等门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手术室、胚胎实验室、取精室及辅助检查实验室等科室。开展的主要项目主要有体外受精(IVF)、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人工授精(AIH)、胚胎移植(ET/FET)、人类配子及胚胎玻璃化冷冻、囊胚培养/孵化、超声下盆腔输卵管显影术、卵巢囊肿穿刺抽吸术、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治疗、多胎妊娠减胎术等。拥有业界领先的不孕症治疗理念及促排卵技术、实验室操作技术,重视不孕症治疗的伦理原则、患者夫妇的心理健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上海市西南地区唯一开展辅助生育技术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总使用面积1300平方米,设有女科门诊、男科门诊、B超室、内分泌室、男科实验室、人工授精手术室及实验室、取卵室、移植室、胚胎室、冷冻室等,配备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如: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胚胎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显微操作系统等。目前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包括:夫精人工授精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睾丸/附睾穿刺取精术、冷冻胚胎移植技术、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精子冷冻复苏技术、囊胚培养技术。
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同济医院生殖中心是同济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的临床技术合作项目,以欧洲生殖医学的标准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济生殖中心目前中心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相关项目有(同济医院试管婴儿项目):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囊胚玻璃化冷冻及解冻、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我院儿科学均位居前列。2017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2017年12月,成为亚洲第一个通过第六版JCI标准复评审的学术型儿童医学中心。2017年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通过HIMSS EMRAM七级评审。连续十一次荣膺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医院使命: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医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医院愿景:亚洲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学教育向全国辐射的中心;中外儿科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医院院训:团结、奋进、严谨、创新。医院理念:尊重、平等、热情、关爱。医院经过68年的发展,学科综合实力领先,专科临床诊治特色突出,目前共设50个临床专业医技科室,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新生儿、外科、心血管、传染病。国家级项目办: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国家级项目管理办公室。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中心:儿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儿科、小儿外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新生儿。上海市临床中心: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儿科学。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呼吸急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发展专业:小儿传染病。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儿科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新生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质控指导中心。2017年,根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功能定位,设立6个以学科群为特征的临床中心:儿科疑难危重症、新生儿、出生缺陷、传染感染和免疫、血液和肿瘤、儿童保健和康复。医院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分别为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近10年来,承担730项科研课题,纵向经费4.3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卫生部行业专项、国家“863”、“973”、“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要项目。近十年来,在Nature、The Lancet、Pediatrics、Journal of Pediatrics和Pediatric Research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9项。出版《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学》、《实用儿童保健学》、《实用新生儿小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小儿感染病学》、《现代实用儿科学》等五十余部重要专著。主办《中国儿科循证杂志》进入国家核心期刊,主办Pediatric Medicine国际学术期刊,并与美国儿科学会协作主办《Pediatrics中文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每年承担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以及预防、公共卫生等专业1000余名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培养;拥有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每年在读研究生200余名。拥有国家儿科和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3个上海市儿科亚专科和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以及国家新生儿和小儿麻醉专科基地,每年在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210余人。每年培养长期进修学员350余名,短期进修学员400名,至今已经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医生1万余名。每年举办60余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形成了“全链条式教育”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有机衔接和螺旋式能力提升。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建设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6家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和国内78家省级单位建立密切协作关系。每年接待外宾讲学、交流250余人次。多次主办或承办大型儿科国际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儿童医院院长会、第43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年会、第16届国际儿科肾脏病大会、IMFAR亚太区孤独症论坛、上海新生儿论坛、儿科心血管国际研讨会、国际儿科肾脏病论坛、亚洲新生儿医学国际研讨会、中国国际儿童重症医学论坛、儿童炎症性肠病国际高峰论坛、上海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国际论坛等等。
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上海市普陀区泸定路355号;北京路院区: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400弄24号
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前身是由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富文寿及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苏祖斐等前辈于1937年创办的上海难童医院,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儿童医院,是我国第一家专科儿童医院。2003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现有员工1500余人,2019年度门诊量256.81万人次,年住院病人5.27万人次,住院手术量3.93万人次。2014年3月投入运营的泸定路院区位于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院区占地面积约2.6公顷,核定床位550张。北京西路院区占地面积1.59公顷,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50张。2013年4月28日梅川路门诊部启用运营,2014年3月始为儿童康复中心,也可为患儿提供包括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发育障碍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医院学科齐全,设有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肾脏科、呼吸科、血液科、消化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急诊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眼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医学遗传科等24个临床专科。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41名,拥有高级职称专家百余名。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市儿童保健所、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上海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上海市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心筛查诊治中心所在地。我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为卫生部命名的上海医学遗传中心基因诊断部,研究发展了一整套遗传病分子诊断技术。在我国最早开展了苯丙酮尿症、血友病、DMD等罕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工作。作为国家首批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遗传病诊断的试点单位之一,上海市儿童医院在儿童遗传病的基因检测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设有博士、硕士专业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的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863"、"973"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及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的研究工作。以著名科学家曾溢滔院士领衔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始终瞄准本学科的国际前沿,近50次荣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的重大成果奖励。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山总部: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市区分部:上海市虹口区同心路921号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始建于1914年,2004年作为市府“一号工程”迁址发展,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503亩,建筑面积115304.51平方米;分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45亩,建筑面积26,026平方米。医院环境优美,占地面积与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市之首。医院目前核定床位660张,临床科室设有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骨科、疼痛康复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介入科、ICU、消化内科、综合内科、呼吸内科、中医科、妇产科、肾内科、心内科、儿科、麻醉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肝胆内科、重症肝病科、感染与免疫科、感染科、结核科、内镜中心、血液净化中心、体检中心等;医疗辅助科室设有影像科、超声医学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营养室等。医院医疗特色明显。内设肝病临床中心,集肝病内科、肝胆外科、重症医学、介入、内镜、血液净化等专家团队为一体的多学科协作医疗,重症肝病、腹水回输、人工肝等肝病治疗为医疗特色科室;普外科在腹膜后软组织肿瘤手术和科研居国内前列;妇产科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产科肝病监护中心;感染科为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为优势学科,结核外科和儿童结核诊治具有特色,设有临床和基础研究团队组成的结核病中心。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全数字血管造影机(DSA)、3.0T磁共振(MRI)、集成智能靶向定位机器人系统(ROBIO EX),数字化手术室、ECMO人工肺、MARS人工肝、320排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手术影像导航系统、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脑室摄像系统(脑室镜)、钬激光治疗仪(激光碎石系统)等。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教育,是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基地、上海市感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妇产科学和传染病学加入复旦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上海市传染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之一,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临床基地。医院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完备的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等高水平临床和科研队伍。2016年科技影响力在传染病领域位居全国第三。拥有国内运行效率最高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国内医院系统中领先的动物实验平台,配有高速基因分析系统Illumina Nova-seq-60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Illumina Miniseq、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仪TissueFAXS200、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LEICA DMI8等一大批先进科研设备。研究平台为国内170多家临床、科研和制药企业等提供服务,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平台共享服务先进称号。医院内设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研究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工作站;与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科研机构保持广泛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始建于1864年3月1日,是全国建院最早的综合性百年老院之一。1877年更名公济医院,1981年挂牌上海市红十字医院,1992年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2年加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率先在松江区设立分部,开创医院发展新格局。医院始终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曾多次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医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医院分设虹口和松江两部,占地约29.5万平方米。医院始终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公溥仁心,济世臻程”的医院使命,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院在岗职工4206人,其中高级职称570人,硕士以上学历1411人,核定床位1820张,南北两部临床三级学科和医技学科共68个。2019年医院收治门急诊患者429.9万,同比增长5.57%;出院人次12.96万,同比增加7.15%;手术人次11.1万,同比增加18.62%;平均住院天数6.26天,同比下降0.24天;药耗占比控制在49.4%。申康54个重点病种前三季度排名中:医院排名前三的病种有9个,占16.7%;排名前五的病种23个,占42.59%,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个。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排名第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喉部恶性肿瘤根治术等排名第二。156年来,市一医院在国内、市内卫生系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名医荟萃,在上世纪中后叶汇集了乐文照、任廷桂、胡懋廉、林元英、赵东生、张镜人、蔡小荪、谢桐、张皙、庄心良、唐孝达、肖明第教授等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在医学上创出了众多国内第一,如:第一例肝叶切除、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第一例针麻手术、第一台国产心向量图描记器研制、首个国产心脏临时起搏器样机研制等。医院在学科建设和创新转型等诸多方面不断突破。现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多个上海市的临床医学中心、急救中心、医学领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眼科研究所等。近年来,医院着力推动南北两部融合发展,开展新一轮“尖峰、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成立临床研究院,大力开展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大学、原能细胞、微创、联影、奥胜、Airdoc等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加大医工交叉和医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力度,聚焦微创医疗器械和技术、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医用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研究、手术机器人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技术平台体系涵盖了引领性首席科学家研究平台、中心生物样本库以及临床大数据中心等。2019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复旦榜)中,医院排名全国第60,其中科研排名全国第46位,进步速度位居全国第24位。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眼科、临床药学科排名全国第9位,泌尿外科、内分泌科进入全国提名。近年来,医院完成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领先的高精尖手术和前沿临床研究,应急保障能力也稳步提升。院内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诊疗模式,南北院区已开展乳腺癌、肠癌等22个MDT门诊;综合肿瘤中心(CCC)建设已通过德国癌症协会的现场评审;积极推进无痛、微创等特色诊疗技术,院挂牌成立“机器人手术中心”等十余个疾病诊治中心,完成沪上首台“达芬奇第四代”机器人手术,展全国首例裸眼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高精尖手术。进博会期间,医院作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多位国家元首指定保障医院,圆满完成进博会医疗保障任务。打造国内首辆5G救护车,建立5G急救指挥中心,真正实现将急诊室搬上救护车、院前院中急救一体化。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3项,其中国自然重点项目两项,项目总数排名位居上海各大医院第5位,全国各大医院第12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各一项,共计3100万元,发表以JAMA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SCI论文,共计320篇,单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10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达51.27。医院获得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推广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七届“银蛇奖”三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