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崇文大道与青年路路口
金乡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8月,是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县妇幼保健院合并成立的正科级差额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县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保健任务。
平安东街与滨河东路交汇处
昌邑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保健、医疗、预防、计生、康复为一体的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专科医院、妇女儿童疾病及乳腺疾病防治中心。昌邑市妇幼保健院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 [2-3],国家级“爱婴医院”,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全国妇幼卫生四项监测点。
总院:烟台市芝罘区毓东路20号 莱山院区:烟台市莱山区双河西路59号
烟台毓璜顶医院始建于1890年,其前身是美国长老会创办的教会医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现已发展成为烟威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疗保健机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大学医学院暨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9亿元, 其中医疗设备资产8.1亿元。拥有PET-CT、256层极速CT、3.0T磁共振、全身X刀、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仪器设备。在岗职工3699人,其中,高级、副高级职称468人,教授、副教授184人,博士及以上学历225人、硕士821人,博导、硕导118人,享受国务院特贴、卫生部及省突贡专家14人,全国学会委员及省级学会副主委76人。开放床位3000张,年门诊量近200万人次,出院病人10.1万余人次,各类手术6.2万余例。 医院设有50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其中中医老年病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内科等9个专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等24个学科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器官移植、腔镜手术、内镜技术、介入诊疗是医院的四大品牌技术。年开展肾脏移植百余例,腔镜微创手术6500余例,内镜诊疗技术33000余例,介入诊疗技术12500余例。代表医院学科发展方向的生物治疗、干细胞移植、基因检测、生物芯片诊断等“六个十技术”也实现了全面突破,技术层次和规模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医院建有国内一流的中心实验室,设有“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863”、“973”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其中两项“863”填补了山东卫生系统空白。成功获得5枚符合国际公认鉴定标准的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掌握人类胚胎克隆技术的国家。生物芯片实验室为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国设立的6家分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分中心,搭建了生物芯片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端平台。2011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0项。332篇SCI论文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39.06,居国内地市级医院前列。 近年来,医院以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医院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研发了医护工作站、电子病历、移动医护、LIS、PACS、手术麻醉、物流管理、全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数字图书馆等100余个信息系统,覆盖了医疗、护理、行政、后勤的所有科室。其先进性、适宜性、可拓展性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等均居国内前列。先后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首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单病种质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基地,并获得全国首届卫生信息化推进优秀奖。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经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认证,达美国电子病历采纳模式六级水平,是全国仅有的三家医院之一。 医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休斯顿安德森肿瘤中心,德国巴伐利亚州利希藤菲尔斯医院、杜塞尔多夫大学附属医院,荷兰乌特勒兹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烟台-广岛中日肿瘤中心、中德国际关节培训与治疗中心等合作机构,先后派出100余名医护人员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进修深造、攻读学位。 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系统开展了医院文化建设工程,并坚持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职能科室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双向服务”理念,形成了深蕴尊重关爱理念的服务品牌,实现了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医院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执行医药服务价格十佳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即墨市健民街4号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预防功能于一体,具备一定科研实力和教学师资力量的综合性三级医院,现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余平方米,总固定资产5.27亿元。现有职工170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80人,包括高级职称24人,副高级职称94人,中级职称人员734人,初级职称人员 543人,开放床位1250张。2018年接诊门诊病人135万人次,住院病人5.6万人次,手术1.62万台次。综合效益指标连续多年位居省同级医院前茅。
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于于2014年9月,由原汶上县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合并组成,中心现有职工200余人,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60余人。设有妇科、产科、儿科、外科、中医科、乳腺科、手术室等25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妇科、产科、儿科、不孕不育专科是中心重点发展科室。并承担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避孕药具管理等社会服务功能。 中心拥有彩超4台、十二导心电图机、母婴监护仪、胎心监护仪、麻醉机、全自动呼吸机、半自动生化仪、红外线乳腺检查仪、乳腺动力微波治疗仪、新生儿听力视力筛查仪,全数字阴道镜,骨密度检测仪、生物刺激反馈评估仪、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生物肌电反馈训练仪、汗蒸仓等进口先进设备。 中心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医务人员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努力提供人性化服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近年来,中心取得了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二级妇幼保健院,爱婴医院,市县级文明单位,济宁市妇幼卫生先进集体,济宁市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等荣誉。
http://www.sdgwlc.com/index.html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2020年9月份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隶属于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山东大学新型直属型附属医院,位于济南东部片区,规划床位3360张,分别在济南市高新区、历下区、历城区设有三个院区(蟠龙山院区、历山院区、鲍山院区),中心围绕“强综合、尖专科”的学科定位进行“一中心多院区”的专业合理布局。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是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省级儿童专科区域医疗中心、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部平行二级学科单位,是一所专业特色突出,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全面发展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协同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党建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委单位,获批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2023年公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中,心血管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进入全国前50;其中,心血管外科学位列五年总科技量值全国第16位,全省第1。在2023年公布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妇产、儿童医院”中位列全国第17位,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位列全国第48位。
https://www.weihaihospital.com/intro/2.html
威海卫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医疗为重点,以肛肠专业为特色,集医疗、科研、急救、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9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30余人,中级职称330余人。 医院开放病床972张,设立40多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开设病区25个。全年门、急诊量36万人次,住院病人3万人次,手术2.5万例。骨创外科、关节外科、手足外科、关节骨病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肛肠外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肾内分泌科、妇产科等特色专科开展的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同类医院的先进水平,大骨科先后被威海市卫健委、山东省卫健委评为“威海市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被评为“威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拥有胸痛中心、省级卒中防治中心,是静脉曲张治疗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椎间孔镜BEIS技术培训基地、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威海技术协作中心、北京积水潭骨科研究联盟医院、全国膝关节不均匀沉降联盟医院、中华足踝医学教育学院专家工作站、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妇瘤科刘开江教授名医工作室。 医院拥有美国GE高端宝石能谱CT,美国GE1.5T核磁共振、德国西门子16排CT、美国柯达DR7500数字X光机、美国GE心脏彩超、荷兰飞利浦彩超、西门子彩超、日立彩超,荷兰飞利浦大型数字血管造影机,美国太空多功能心脏监护仪、泰科呼吸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和十二指肠镜,美国史赛克腹腔镜、关节镜等高端医学诊疗设备。 医院被山东省卫健委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先后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卫生工作红旗单位”、“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平安建设示范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威海市价格诚信优秀单位”、“威海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
昌乐县恒安街323号
昌乐中医院自1985年10月建院以来,坚持中医创名牌,西医争一流,中西医结合全力打造一流名院的发展目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诊急救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昌乐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职工工伤定点医院、潍坊市120联动医院、交通事故救治定点医院、各类保险定点医院。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示范中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潍坊市文明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诚信医院等荣誉称号。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坐落在山东济南,历经百年风雨,发展成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指导基层为一体的省内功能最齐全、医疗服务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外知名、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医院。现有中心院区和东院两个院区,职工6955人,编制床位5489张。在全国综合类医院排名第16位,A 等级第1名,病例组合指数(CMI值)位列全国第12位,四级手术量位列全国第11位。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依托我院的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双双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在省内尚属首例。“内分泌糖脂代谢与脑老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获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第一批建设单位、国家心脑血管疑难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单位、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建有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山东),是罕见病诊疗山东牵头医院。先后获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智慧健康医疗创新驱动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人文品牌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医院历史悠久,砥砺曲折,从建院伊始便始终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经历沦陷和战争,屈辱与光荣,从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走到了伟大复兴的新时代。1897年,德国天主教会创办“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这是医院的雏形。随后,数次迁址,先后更名“青岛守备军民政治部铁道部济南医院”、“同仁会济南医院”。1945年日本投降,山东省政府医务所改称山东省立医院,并接管“日本同仁会济南医院”。1948年,济南解放,医院被我党领导的华东国际和平医院接管,挂山东省立医院、华东国际和平医院两块牌子。至此,省立医院走进了党和人民的怀抱,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195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山东省立医院改名为“山东省立第一医院”。1959年,经山东省委批准,医院又改名为“山东省立医院”。1967年被改为“山东省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直到1978年,启用“山东省人民医院”圆形印章。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医院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1984年,根据山东省卫生厅通知,正式启用“山东省立医院”。2007年,建院110周年之际,“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挂牌,医院在国内率先探索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揭牌,医院迈出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一代代省医人继承红色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荣使命,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推动卫生事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智慧和奉献铸就了“精诚仁和”的省医精神,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大医精诚的春秋华章。2021年,为赓续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省立医院院史馆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遴选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是国内综合性医院首家。 坚持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多年来,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勇攀技术高峰,不断优化服务,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2023年全院门急诊466.6万人次,出院23.6万人次,手术及治疗性操作21.2万台次,平均住院日6.10天。医院辅助生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活体肝移植技术、Ⅰ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耳神经与鼻颅底外科手术等国内领先,磨痂术在烧伤深Ⅱ度的应用被国内医院广泛推广。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开展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多学科门诊、特色专病门诊、罕见病门诊、高端国际医疗门诊,以互联网医院为基础打造智慧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诊疗服务。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化护理亚专科建设,发展专科护理与特色护理服务,探索实施“互联网 护理服务”,深化内涵、拓展外延、改善服务,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医院全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引进高层次医学领军人才,培养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落实职称“双自主”评价,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推动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显著提质增效。医院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2240人,占在职职工的34.45%,高级职称1520人,占在职职工的23.38%;拥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院士工作站3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2人,千人计划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5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4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16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7人。 坚持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医院以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按照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嘉祥路3号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暨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是山东省首家中西医结合医院,亦是市属综合性医疗机构。院内设有青岛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1989年确立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1995年经国家、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又再次通过复评。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该院具有百年历史,始建于1906年,位于繁华的青岛市市南区,毗邻青岛火车站、青岛轮渡码头、青黄相接隧道的入出口。医院占地面积34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20张。目前拥有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13个。具有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胆石病科、国家“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神志病科,山东省第四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风湿病科、市级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神经内科、市级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心内科和风湿免疫科、市级特色专科变态反应科等。且有一支省内外知名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是一所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门类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是国内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最早的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突出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中药制剂)、人有专长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特色。其中利胆冲剂、消石利胆合剂、通淋排石汤、阑尾解毒汤、保心汤、养心生率饮、益气舒心颗粒剂、温心复脉口服液、清心颗粒剂、调肝舒心冲剂、益脑颗粒、缓秘冲剂、止头痛合剂、神衰1号、通络舒经擦剂、褥疮散、清热除湿合剂、补肾通络合剂等百余种制剂,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同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的方法,尤其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胆石症,心脑血管疾病、中青年早衰(办公室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老年病、肿瘤,以及治疗过敏性疾病、妇科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肝病、糖尿病、难治性疮疡、皮肤病、风湿病等有着独创的治疗手段。该院以科研带临床,以临床促科研。几十年来先后取得6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获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内领先水平10项。经省药监局批准的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中药制剂39种。 该院一贯倡导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国医传统,坚持中西医并举,集中西医之所长,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研究和探索,体现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及内涵建设,并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为全市人民、特别西部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造福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