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按地区查找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河北 河南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江西 辽宁 山西 福建 美国 黑龙江 云南 天津 四川 安徽 吉林 海南 贵州 陕西 重庆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新疆 青海 西藏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本院:北京市昌平区东环路南段;天通苑分院:北京昌平东小口天通苑西一区25号楼;鼓楼分院:北京市昌平区城北六街献陵卫胡同16号

昌平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84年,1992年12月正式建院。1995年6月被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同年10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09年2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昌平临床教学医院”,2012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验收,于2012年12月以租赁方式开辟医院南院区(5000㎡),打造以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针灸按摩、内病外治等中医诊疗技术为主的中医综合诊疗区和健康管理中心,同时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医院现有职工935人,其中高级职称9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6%,拥有固定资产1.41亿元。设有临床科室22个,病区1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中医2个,院级重点专科2个,中医传统科室4个,“薪火传承”老中医工作室1个,医技科室10个,药剂科室10个专业组,分院2个,南院院区1个。开设床位402张。日门急诊人次3000余人次,年住院8733人次,年手术4700余台,平均住院日10.4天,年业务收入5.28亿元。承担市级科研课题4项,区级科研课题12项。现已成为昌平地区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防保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在取得“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称号后,在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人才梯队建立、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医护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不孕症、骨伤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心血管病科的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脑病科的脑梗死前移治疗;糖尿病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科的腹腔镜、膀胱镜微创手术;妇产科的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技术;骨伤科的手法正骨整复、关节镜微创技术、人工关节置换;口腔科的口腔种植体植入;皮肤科的银屑病中医特色疗法;针灸科的冬病夏治及董氏奇穴疗法;推拿科的熨帖及电蜡疗法等技术均处于该区领先水平。近年来医院投入大量教育经费送出专业技术人员进修深造,其中5人入选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125”人才。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55篇,国家级157篇,省市级98篇,参加国家级及省市级学术交流会议83次,荣获区级科技进步奖5项,局级科技进步奖11项。医院先后积极引进临床所需设备,提高诊疗水平,保证业务发展所需。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医院现拥有检验、超声、放射、内窥镜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先后引进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螺旋CT机、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大C臂多功能心血管造影系统、小C臂系统、关节镜、光电中央监护、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骨密度仪、乳腺机、放免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诊疗依据,而且也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的时代,赋予其新的使命。昌平区中医医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立足昌平,服务大众,一如既往的按照“淳德精诚 承古纳今”的医院院训以及“以人为本,精诚为医,泽惠百姓”的医院宗旨,全面建设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昌平打造“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做出努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原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医院设有感染中心、肝病中心、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外科、肿瘤微创科、介入科、透析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性病科、心理科、五官科、危重症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中心、病理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医院设有床位600张,配有CTL-ImmunoSpot® S4 Pro Analyzer酶联斑点图像自动分析仪、德国费森尤斯Base IntensiveICU输注管理系统、64排CT 、PACS、彩色荧光眼底相机、电子胃肠镜系统、核磁、血管造影机等医疗设备。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直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大学的附属医院,是全国唯一与“公共卫生学院”合为一体的医院;是省、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拥有老年科、姑息医学、耳鼻喉科和职业病防治等一批特色专科,同时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成都市职业中毒与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四川省化学中毒救治药品储备库,四川省职业病防治院,四川省、成都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病医师培训基地等服务于社会和公众。医院现有在职职工787人,高级职称专家50名。医院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实际开放床位693张。共设临床、医技科室42个。医院以老年医学、职业病学以及微创治疗为特色,涵盖急救与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骨质疏松科、职业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血液透析、肿瘤科、姑息医学科、胸外科、胃肠外科、疝外科、肝胆胰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痔瘘科、泌尿/盆底外科、泌尿外科、男科、妇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等临床专业,并提供健康管理(体检)、职业健康体检以及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等服务。与医院学科专业相关的博士点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相关的硕士点有老年保健与姑息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姑息医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在“5.12”抗震救灾中,医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近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对上百起各类中毒事件和核事故进行了医学处置,展示了国家卫健委直管医院精湛的医学技术和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受国家卫健委领导高度评价,被四川省领导誉为“中流砥柱”。医院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集体、四川省放射卫生先进集体,多人被评为全国和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个人。(截止2020年2月初)

南京市第一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医院本部地址:南京市长乐路68号;南院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32号;河西院区地址: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919号

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市第一医院),是原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创建于1936年2月,现有1个主院区和2个分院区(南院和河西院区),在职职工3078人,编制床位2600张,占地面积10.039万㎡,建筑面积20.67万㎡。2019年,医院诊疗总人次215.56万人次,出院人次8.19万人次。医院设有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首批心脏移植准入医院、国家首批工伤康复试点机构、国家良性前列腺增生健康管理基地、南京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等。医院科室设置完善,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1个,江苏省专科(病)诊疗中心1个,南京医科大学重点学科4个,南京医科大学重点学科优选学科1个,南京市医学重点学科2个,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10个。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医院医疗水平精湛,现已成立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省级胸痛救治中心、市级创伤中心和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并形成以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肺动脉去神经术、心脏移植技术、微创心脏不停跳搭桥技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技术和数字骨科的个性化精确化诊疗为主的医疗技术特色。2019年,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五星高级卒中中心”称号,并当选“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全国仅26家,江苏2家。医院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教学体系完整,设有临床学位分委员会1个,教学督导室1个、教研室20个;现有博士点14个、硕士点30个;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53人;教授(含兼职)38人、副教授(含兼职)127人。现有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内的国家级培训基地6个、省级培训基地5个。每年在院培养含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进修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各类学员1200人。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百万元以上设备127套,包括:112环数字光导PET-CT、同位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心血管造影系统(DSA)、先进的双源CT、多层面螺旋CT、1.5T和3.0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直线加速器系统、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高能超声聚焦治疗机、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和数字化手术室系统等先进设备。2005年起,医院联合南京市、苏北及安徽地区17家二级医院成立“南京市第一医院集团”;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各大中型医院建立心脏病、糖尿病、骨科、普外科、康复科、眼科、介入和妇产科等诊疗分中心136个。2014年起,积极开展医联体工作,现已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医联体40余家,其中紧密型医联体7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模式。2013年,医院在全省范围内首家通过英国保柏集团的“管理质量服务(MQS)”银级认可;2018年,获得英国BSI公司从香港签发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19年,通过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现场测试,符合互联网医院基本标准。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和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入选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省会市属/计划单列市医院100强”,被中国医院协会批准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成员”。

金华市中医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浙江省金华市双溪西路439号

金华市中医医院建院于1958年7月,是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浙江省“名院”建设单位、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曾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文明中医院、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市双优活动先进集体、市十佳形象单位、市优质服务医院、市文明单位标兵、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6.75万㎡,环境优美,设施先进,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开放床位934张,病区24个。现有在职职工1200人,其中卫技人员1041人;卫技人员中正高职称60人、副高职称137人、中级职称307人。医院把学科建设作为实施“三名”战略的重中之重,作为“育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纽带和桥梁。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神志病科),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1个(治未病中心),第三批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肾病科)、重点专科3个(眼科、脊柱病、针推康复科),市优先发展医学重点学科6个(针推康复科、中西医结合脊柱病专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眼科、中西医结合脑病学、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建设项目2个(中药临床药学、康复医学);拥有石学敏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室,胡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潘智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金华分站;为首批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医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与引进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点来抓,注重发挥名中医的传、帮、带作用,推广应用名中医的学术经验,制定了《金华市中医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打造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现有国家级名中医1名、省级名中医2名、市级名医31名、市级医界新秀16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3名、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2名、市拔尖人才4名、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市321专业技术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名、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5名。金华市名中医馆位于医院门诊三楼,国家级、省级、市级名中医汇聚,开展中医内科、妇科、肿瘤、心血管、肝、脾、胃、眼等疑难杂症的诊疗和中医特色保健工作,为本地区中医文化传承,提供了固定的交流园地,深受百姓青睐。治未病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金华地区“治未病”领域的龙头单位,是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增的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单位。2015年6月,金华市中医治未病中心由金华市卫计委授牌增挂至我院,使我院的“治未病”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和提升。中心根据人体个性化差异,开展了音乐疗法、热疗、电疗、磁疗、针刺、灸疗等在内的多种中医特色干预技术以及养生功能示范指导、中医调养咨询指导等保健咨询类服务。骨伤中心是我院的传统强科,目前设有创伤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手足显微外科等5个病区,其中脊柱病专科为省中医药重点专科,该中心有床位250张,为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骨病中心。不但有较强的骨病现代医学诊治能力,同时传承了中医正骨、夹板固定等传统诊治手段,多项科研、高难手术居省、市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跨入国内先进行列,病人辐射浙中西四市三县及周边省市。中西医结合肾病科,年收治住院病人1600人次以上,年血透病人15000多人次。科室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将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列为重点病种及主攻方向,自行研制了芪蛭合剂、肾毒宁制剂等中药制剂,充分发挥中医药对肾脏疾病个体化整体治疗的优势。近几年来,科室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省、市级科研奖项及专利二十余项。康复中心,是目前我市以“先康复、后评残”为理念,承接工伤康复患者工伤鉴定、康复为一体的唯一医疗机构。在神经康复、骨和关节病变康复、老年康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诊治能力。现拥有床位100余张,内设运动训练区、职能训练区、工伤康复评估区、物理因子治疗区、生物力学实验室等功能区块,设备设施先进,其中,从奥地利进口的“智能手”是全国第二台针对手外伤的专业治疗设备。2014年,中心成立了脑康复功能与神经影像专家工作站科研平台,为我市的康复患者带来了福音。 2013年,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医疗合作中心,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金华百姓。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1.5T磁共振成像仪, 64排(128层)、16排CT,DR、CR、DSA、移动DR、C臂、数字胃肠造影机、彩色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人工肾、高压氧舱、关节镜、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超声刀、等离子电刀等检查治疗设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本部地址:山东省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北部院区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大崂路1118号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成立于1991年1月,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担任,是集科研、教学、医疗、防盲和视光产业于一体的国内知名眼科专业机构,隶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院是国家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单位、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CFDA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全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医院多年位列全国眼科前十位、山东榜首,先后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获省科技进步最高奖。目前,医院还是省市两级干部保健医院、山东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专病专科医院。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中山路317号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05年,历经百年春秋,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五位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4年以来,医院先后托管政和县医院、顺昌县医院、延平区医院、松溪县医院,医疗服务范围涵盖闽北并向四周辐射,服务人口300多万,是福建医科大学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单位成员。基本情况:医院总占地106753㎡,总建筑163962㎡,绿地率为13.4%。编制床位1300张,实际开放1521张。医院在编在岗人数1918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19人,其中卫技人员170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93.68%。全院正高级职称96人、副高级职称209人、中级职称56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得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获得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享受南平市政府津贴37人,获南平名医称号20人,临床博士生导师1人,临床硕士生导师11人,兼职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博士7人(含在读3人),硕士164人。科室设置:全院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2个门诊部(含武夷新区云谷门诊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对象。神经内科、骨科分别被原卫生部定为脑卒中筛查基地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项目协作单位。肿瘤内科获得福建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产科获得福建省产前诊断机构资格。儿科成立福建省儿童医疗救治南平分中心。医院有心血管病研究所、闽北创伤骨科研究所、眼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福建省闽北地区首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医院获得“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获得“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获得“福建省医务社工与志愿者服务基地医院”。医院有3个省级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病学科);有3个院级重点专科(骨科、儿科、神经外科);有 6个院级重点发展专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科研技术:近五年来医院获国家专利4项,承担省自然基金项目7项,省教改项目1项,厅市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105项。开展各种心脏介入手术、腹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脑血管病手术及介入治疗;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小儿纤支镜检查、小儿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超声内镜检查、ERCP及内镜下早期胃癌筛查、早癌内镜ESD治疗;精准放疗;颈椎椎体次全切;颅底肿瘤显微手术;盆底重建术;等离子喉手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眼科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鼻内镜下泪道眼眶手术;普遍开展腔镜下手术;睡眠障碍监测及诊治;临床药学指导及血药浓度监测、化学药物学基因检测;超声造影、弹性超声、四维超声技术;推广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和快速康复(ERAS)理念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居区域医疗中心地位。设备情况:拥有美国GE 3.0TSina HDXt核磁共振、德西门子Definition 炫速双源CT,德国西门子Primas Plus直线加速器,数字化胃肠X线机,电子胃肠镜,腹腔镜,GEX光大型C型数字化血管成像技术,美国GE ECT系统、GE、飞利浦等高端彩超,骨科C型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省内先进医疗设备,资产总值达4.3亿元。医院将继续狠抓医疗质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坚持深化改革,励精图治,为发展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全市人民提供更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继续拼搏奋斗。

北京市海淀医院
公立 三级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 。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是一所综合性医院。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32个病区及CCU 、ICU等重症诊疗体系,其中心脏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功能神经科、肾内科、ICU、胸外科、骨科、普通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内科等科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52号(定慧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由北京大学、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共管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7个基础研究科室,开放床位776张。全年门诊量66万人次,年收治病人7.8万人次,手术近1.6万例。医院职工近2400人,在编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24人,副高级职称211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病理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胃癌防治中心、北京市乳腺癌防治中心、北京市影像介入治疗中心、超声诊断中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学者工作室1个,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自建院以来先后有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11人获突出贡献专家,3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现有教授39名、副教授 6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62名。医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其中胃癌的研究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所建所以来,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全国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进修生、职工的继续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临床肿瘤医师进修班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性学习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许多国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断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考察、讲学,进行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医院也不断有科研、临床、医技专业人员出国访问、进修、短期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建设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集团中心为自己的发展愿景,坚持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增长两个发展方向,实施国内前列、国内顶尖、国际知名三个发展阶段,采取过硬的品牌学科、优秀的管理团队、顶级的专家队伍、人性化的医院文化思想四项发展措施,让每一位肿瘤患者在就医中获益。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公立 三级

深圳市蛇口工业区七路36号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互联网医院)坐落于蛇口半岛中心地带,目前已成为外籍人士与港澳居民在深圳就医的首选医院之一,是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内唯一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通过国际JCI质量认证并获得JCI复审金牌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院AAA信用等级单位、深圳市中医特色眩晕专科建设单位、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绿色医院”、“深圳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医院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4,4571.48平方米,核定床位506张,服务面积达6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接近80万。为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医院将新建一栋综合大楼,总建筑面积约92100㎡,地上二十二层,地下三层,届时医院床位数可开放到800张以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互联网医院)医资雄厚,现有在职员工1179人,其中医生391人、护士382人、医技125人、行政后勤255人;主任医师37人、副主任医师118人、中级以上的医技护人员646人。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互联网医院)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目前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6个(护理单元24个),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风湿科、内分泌科、感染科、神经内科、肿瘤科、老年病科、全科医疗科、麻醉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甲状腺乳腺科、肛肠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中医科、康复科、皮肤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药剂科、体检科、预防保健科。医院在全市率先引进了场强高、技术先进的超导型高磁场磁共振机---3.0T核磁共振仪;2016年投入使用的全新超高端Revolution CT, 是集能谱、宽体、速度于一体的全身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是目前全球业界一流的CT;医院同时拥有全数字通用平板血管造影机系统(DSA)、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钼靶系统)、IU-22为主的高端彩超仪、CV-290电子内镜系统、电子支气管镜、浅表静脉曲张动力去除系统、血液透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数字床边X光机(移动DR)等一系列的高端医疗设备。医院建立了深圳市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同时每个病区均装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国际公认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病区一体化清洗消毒系统”。医院中央手术室拥有百级手术间2间,千级手术间2间,万级手术间7间,其中2间是一体化数字手术间,配置了C型臂、X光机、腹腔镜系统、宫腔镜电切系统、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碎石机、等离子电刀、进口超声刀、高频电刀、手术显微镜、纤维支气管镜、视可尼喉镜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是深圳市目前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现代化手术室之一。医院积极开展涉外医疗服务,与“国际基础医学教育联盟”、“维世达胜凯诊所”等国际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涉外人士提供急救住院、预约就诊、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医疗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积极落实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有关工作,与国内知名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2011年我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挂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深圳医院”。在湘雅二院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成立了 “重症监护室”及“血透室”,并开设了湘雅专家门诊。与湘雅二院的合作,使医院在品牌建设、学科发展、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作为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内唯一的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医院积极加强自贸区医院的建设,于2019年获批复增加第二名称“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医院将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先试示范区的意见》,以前沿技术为依托,先行先试国际医疗技术,积极打造成为高端医疗卫生高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3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八大处整形医院)于1957年由著名整形外科专家宋儒耀带领的团队所创建,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的整形外科专科医院,是中国整形外科事业的摇篮。医院占地10万余平方米,现有员工800余人,其中医师200余人。医院设置病床440张,年门急诊17万余人次,年完成各种整形、再造及美容手术近7万例。医院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的编辑出版单位,以及北京市医疗整形美容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挂靠单位,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市区开设医院东院区,同时还建立了平安门诊部、北京医科整形美容门诊部、北京医科医疗美容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西南中心。经过近60年的发展,以专病专治为特色,逐步建立整形与美容外科相关的唇腭裂、耳整形再造、颅颌面、瘢痕综合治疗、乳房整形、尿道下裂、鼻整形再造、毛发移植、激光美容、皮肤科等27个病种学科中心。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222号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30年,经过9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筑面积39.19万平方米,由长春路院区、联合路院区、金普院区、泉涌院区、张前路医院五个疗区组成。现编制床位3700张,是辽宁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百姓最信赖的三级甲等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之一。医院下设教研室29个,三级学科41个,医疗科室82个,医技科室13个,行管科室25个,建有25个教学基地,承担8个层次、18个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中西医结合和临床医学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学科评估跃升进入全国前30%,中西医结合学科全国学科排名第四,位居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疑难危重病重点实验室;拥有辽宁省肝胆胰肿瘤分子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心律失常机制研究重点实验室。 临床护理学、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急腹症外科、骨科为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市级重点学科22个。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医院以绝对优势获批脑血管、心血管诊疗中心、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心、重症医学中心4个中心17个基地。在国内率先整合急诊、门诊、住院于一体,按国际化标准打造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已全新开诊。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被国家科技部授为“国家级干细胞移植与再生医学科技合作基地”,使医院成为该领域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院;首次获批2016年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入选首批30家国家级干细胞临床试验备案机构,为东北唯一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作为国家重点支持6个项目之一,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开展小儿脑瘫干细胞治疗研究单位。医院以“急症患者、疑难病患、高新技术、危重病患”为医疗服务定位。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获评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 2019年,心血管学科签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至此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我院。2015年,中国胸痛中心落户我院,使我院成为辽宁省首家省直医院的国家级胸痛中心;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疑难危重病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辽宁省首个再生医学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唯一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神经病学已成为辽宁省高等院校一流特色学科。心律失常团队被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辽宁省神经疾病转化医学中心、辽宁省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中心、辽宁省肾脏疾病转化医学中心成功申报获批。拥有8个省级医疗中心,分别为辽宁省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中心、辽宁省急症医学中心、辽宁省心律失常治疗中心、辽宁省骨关节疾病治疗中心、辽宁省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治疗中心、辽宁省心身疾病治疗中心、辽宁省远程会诊区域医疗中心、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2014年,首次获批四个重大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重大行业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辽宁省省直医院重大疾病临床诊疗能力重点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医院拥有职工4000余人,有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38.7%的医生具有博士学位,医院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其中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名;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评委1名;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1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2名;博士生导师46名;300余人有国外研修经历;1643人次在相关学术团体任职,其中646人次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648人次在省级学术团体任职,21人担任中华牌杂志编委。770人次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任职,其中国家级244人次,省级290人次,任国家级副主任委员10人次(含学组),省级主任委员5人次,省级副主任委员42人次。高端人才数量位居东北地区大学附属医院前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天坛医院”)始建于1956年8月23日,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先导,以神经科学集群为特色,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亚洲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WHO神经科学培训合作中心、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等机构设在医院。建院62年来,北京天坛医院传承“医德高尚、精益求精、严谨求实、勤俭廉洁”的院训精神,秉承“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先后涌现出王忠诚院士、赵继宗院士、戴建平教授、王拥军教授等一批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医学家与领军人物。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北京天坛医院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共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的引领者。目前,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其中神经外科学、神经病学2017、2018年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双第一;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北京学者2人、首批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3人、国家千百万人才1人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批博士培养专业15个,硕士培养专业25个,博士生导师70名,硕士生导师142名。 为了响应国家“非首都功能疏解”战略部署,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北京天坛医院新院于2013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10月6日全面试运行,2019年1月30日正式投入运行,是建国以来北京市第一家整体搬迁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院位于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总占地面积1815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52294平方米,划分为医疗、行政科研与干部保健、教学三大功能区域。截至2019年,医院共设有临床科室67个,医技科室8个,编制床位1650张,在职职工3210人。 立足于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医院的总要求,医院基于“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战略定位,以疾病为中心重组并调整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架构,以患者为中心逐步补齐学科发展短板,保持神经学科引领优势,激发基础学科潜力动能,更好地为北京城南居民和外埠来京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坚持“创新驱动、人才优先、合作共赢”的新发展理念,把发展战略融入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蓝图: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引入智慧服务理念,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型医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精准、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二是作为北京市首批研究型病房试点单位,深入探索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并建立新药研发完整体,承接国内外药物临床研究,助力北京G20;三是驱动生物医药新发展引擎,加强创新培育力度,扎实推进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新药器械成果转化,如快速基因分型检测、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新药绿原酸、高精度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全球首款MRI、CT神经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脑网络连接组学人工智能麻醉、临床晕厥诊断系统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成效逐步显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北京天坛医院领导班子将率领全院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强专科、大综合”为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中国神经科学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充分发挥公立医院责任,为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67号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958年,1969年随大连医学院南迁遵义。1987年回迁复建,1991年独立办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星海院区、钻石湾院区、蓝湾院区组成。年门急诊量215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13.3万余人次,年手术例数10万余例。编制床位3000张,人员定编4514人,为辽南地区最大的医院,是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队伍,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和拥有博士学位以及国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构成了医院的人才主体。高级以上职称者近620余人,医生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总数的90%。享受各级政府津贴35人。拥有33 个博士、硕士点,260名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大力开展学科建设,拥有109个亚专科,八大医疗平台,九大学科群,形成了学科优势和技术特色。以肿瘤疾病综合治疗、肝脏移植、骨髓移植、微创治疗、急危重症诊疗、中西医结合、护理等为代表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医院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医皮肤病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为肿瘤科。辽宁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是:内科学(呼吸系统)、外科学(骨外)、内科学(心血管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中西医结合。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27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肾病学、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儿科、康复医学科、护理、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急诊医学科、胸外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肿瘤放疗科、肝胆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超声诊断科、皮肤科、口腔修复科、传染科。辽宁省诊疗中心5个,分别是辽宁省医疗会诊中心、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医学中心、辽宁省终末期肝病治疗中心、辽宁省糖尿病足治疗中心、辽宁省癫痫疾病治疗中心。大连市重点学科20个,分别为内分泌科、肿瘤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普通外科、肿瘤放疗科、血液内科 、 呼吸内科 、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儿科、 康复医学科、护理、急诊医学科。2012年,医院获得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项目1个中心、7个基地,分别是:大连肿瘤诊疗中心、大连肿瘤内科诊疗基地、大连肝胆胰肿瘤诊疗基地、大连冠心病诊疗基地、大连糖尿病诊疗基地、大连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基地、大连脑血管病康复基地、大连癫痫病诊疗基地。医院承担了7个层次、22个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建立了18个教学基地,28个专业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院代表大学获得第四届、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近五年,医院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题立项45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项,包括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获奖37项,获得国家级专利16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SCI论文740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共175部;有12个专业获得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药物试验资格。医院重视学术交流,先后同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瑞典、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建立友好关系。与德国奥尔登堡医院合作,建立中德肿瘤中心;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研究院建立中美神经医学中心;与韩国知名口腔医疗机构建立中韩国际口腔基地;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中加皮肤医学中心;与美国爱荷华大学合作成立中美淋巴水肿治疗中心;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成立中美眼整形眼眶病中心;与韩国翰林大学共建中韩足踝医学中心。医院通过资源整合建立起一个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中心,以信息化为支撑,纵向贯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横向覆盖疑难重症诊疗、急诊急救、居民健康管理的多维度三级联动医联体模式的辽南地区首个医疗联盟,目前辐射二级医院18家,基层医疗机构240余家。人与技术优势互补,交相辉映,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这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医院超前谋划,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信息化建设。医院早在2007年被原卫生部授予“全国首批20家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称号。医院实现了HIS、LIS、PACS和PASS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并陆续建设了以“远程门(会)诊、心电诊断、影像诊断、病理诊断”为核心技术支撑的辽宁省医疗会诊中心,利用支付宝e-门诊、支付宝扫码付,微信预约挂号缴费平台、大医星海APP实现预约挂号、缴费、报告查询一体化服务,医院荣膺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称号,支付宝服务窗荣获“年度最具区域影响力奖”。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
公立 二级甲等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是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而创建,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专科儿童医院,是北京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向京西南地区输出的绿色通道与基地。医院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占地面积15000多平米,汇聚众多国内儿科知名专家,诊疗技术,仪器设备先进,服务专业贴心,环境优美舒适。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