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现设越秀、黄埔两个院区,开放床位2243张。该中心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及食管癌研究所依托单位。主办的《癌症通讯》期刊位列JCR肿瘤学Q1区。 中心承担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医学影像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5年入选广东省首批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同年承办第七届中国肿瘤防治大会。2021年入围《中国医院排行榜》第三名,2018年被列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近年在自然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癌症中心第五位,主导制定鼻咽癌靶区勾画国际指南,牵头开展芦康沙妥珠单抗等临床试验。 中心拥有高能放射治疗中心及手术机器人微创技术,建有T细胞免疫疗法示范中心。作为国家肿瘤防治核心机构,其研究成果连续多年被国际诊疗指南采用,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