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 , 中药学教研室主任 , 主任药师 , 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 常务理事, 山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中心, 山东省中药临方炮制研究所负责人,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分会 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山东省执业药师协会用药安全评价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山东药理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医院药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国医大师金世元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 主持及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主编著作4部,其中人卫出版社著作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歧黄学者;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三科副主任。全国第六批中医师承学术继承人,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五省承师代表性传承人。
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系。近十八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在围生医学研究及高危妊娠的孕期、产期处理有较高水平,对难产的处理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正确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规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能够熟练掌握难产接生、剖宫产术、子宫肌瘤挖除术、子宫全切术和卵巢囊肿剥除术等中等以上手术,独立完成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等重大疾病的根治术。
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主治医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分会委员。擅长男女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女性不明原因性不孕,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阻塞、周围粘连、盆腔粘连,宫外孕后再怀孕前预防处理、卵巢早衰、卵巢低反应,异常子宫出血(AUB)等。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后研究经历。九三学社社员。2001年至今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妇科及生殖医学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19年赴以色列研修学习,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生殖医学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论著2部,副主编论著1部,参编3部。擅长:不孕不育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复发性流产以及中医药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王哲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妇产科临床30余年,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著4部,主持科研课题5项,获得国家新型专利5项,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产科重症学会委员,山东省不孕不育学会委员等多项学术团体兼职。 热爱妇产科事业,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妇产科各项手术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山东省五级师承工作中,曾跟随名老中医学习多年。长期从事内分泌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临床根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直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擅长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各种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以及妊娠合并内分泌病、痤疮、色斑、脱发、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代谢性骨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多年来潜心钻研,认真临证,形成了个人独到的理论和见解,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以独撰或通讯作者等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10余篇,出版医学学术著作多部,先后主持或参与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各类课题多项,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