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任中医科主任。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协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生物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儿童中医保健与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中枢神经病损及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应用研究。专业特长:擅长脑性瘫痪、脑损伤高危儿、发育迟缓、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的评估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以及婴幼儿睡眠、进食、排便问题的中医保健。
病情分析:感染轮状病毒是会引起腹泻的,一定要及时去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儿童
病情分析:孩子睡觉时偶尔一抽一抽的并不用担心,但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缺钙了,应该尽快帮其补钙。孩子身体处于生
病情分析:冲泡米粉时,首先要根据孩子的胃口量,量取适量的米粉放入碗中,然后再进行冲泡。正常情况下,冲泡米粉用温开水即可,
病情分析:轮状病毒多伴有腹泻呕吐等现象的发生。一般在发病2~3天内最为厉害。多数情况下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痊愈。轮状病毒具有
200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工作至今,长期专业从事儿童骨科领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曾于2011年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儿童创伤的微创治疗,儿童骨科常见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儿童骨骼关节创伤的微创治疗,儿童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医疗专业:儿童骨科。 科研学术成果:主持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主持完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基金课题一项,参与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
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现任新生儿科副主任。主要从事儿内科新生儿专业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生儿感染免疫、早产儿管理和疑难病诊治。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承担对口援疆工作,担任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主要医疗专长:危重新生儿抢救、新生儿疑难病诊治、高危新生儿随访、早产儿生长发育和后遗症监测、婴幼儿常见疾病诊治。
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硕士。自1999年起从事中医儿科近20年,善于灵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敷贴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过敏性鼻炎、鼾症、过敏性紫癜、肾病、哮喘、急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疳积、营养不良、胃肠道疾病、遗尿、抽动症、多动症、汗证、湿疹等。目前负责上海市科委课题2项、上海市卫计委课题2项。擅长过敏性鼻炎、鼾症、过敏性紫癜、遗尿、肾病、哮喘,过敏性体质的中医调理、厌食、急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症、多动症、汗证、湿疹等中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热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等),过敏性疾病(湿疹,鼻炎,哮喘,过敏性肠炎等)。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喂养指导,消化不良,便秘,新生儿黄疸,尿布疹,湿疹等)儿童保健(婴幼儿喂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估、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
1987年08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核心期刊论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相关因素探讨》、《儿童烟雾病临床分析》等。以儿内科常见病的诊治为特长,主要专业特长为:诊治儿童呼吸系统急慢性感染、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病;以及新生儿疾病等。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参与病房、门诊危急重症病例的抢救与治疗,并组织参与多科会诊、疑难病例等诊疗工作。
张静,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2018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9年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交流学习半年。2014-2015作为访问学者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戴维斯心肺研究所学习1年。2018年8月调至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工作。擅长:小儿川崎病、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常见病及儿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尤其在川崎病心血管病变、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担任儿童健康发育随访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川崎病心血管损害机制及治疗。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技项目基金资助项目两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