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冻胚技术的逐步发展,根据不同临床指征,常常需要把胚胎冷冻保存,以备后续进行冻胚移植操作。准确的说,只要胚胎经过冷冻的操作,都可以称之为冻胚,包括发育到第3天的卵裂期冻胚,和发育到第5、6天的冷冻囊胚。冻胚移植周期常常会为患者用到黄体支持,为什么第3天的冻胚要提前3天打黄体酮,而囊胚要提前5天打呢?
冻胚移植的重点在于子宫内膜的准备。在自然情况下,排卵后的卵子只要受精后就会形成胚胎,一天天地正常发育;同时,卵泡壁在排卵后塌陷形成黄体,具有分泌孕酮的功能,当体内孕酮浓度升高,孕酮就开始作用于子宫内膜,让子宫内膜一天天地蜕膜化,进入胚胎着床窗口期,以利于胚胎顺利着床;之后通过孕酮的进一步作用,来促进母胎的界面发育、胎盘形成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胚胎发育和内膜发育的同步化对胚胎着床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之一。
而冻胚移植周期内膜准备方案常见的有自然周期方案和人工周期方案。自然周期方案是通过自身卵泡发育来分泌内源性的孕酮,因此可以减少用黄体支持用药。但是,人工周期方案则必须不间断地提供黄体支持,依靠外源性药物,来模拟自然周期时内膜转化作用。用药天数越久,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就会越往后进展,内膜种植窗口期会先开放后关闭,关闭后会不容易再度接受胚胎的植入。
这两种准备方案,均要求第3天的冻胚只能提前3天开始用黄体酮针,而囊胚则需要提前5天开始用黄体酮针,创造内膜和胚胎发育的同步性,最有利于胚胎着床。
黄体支持的用药不仅有注射用黄体酮,也有经阴道用凝胶、阴道栓剂、口服药、其它药物等多种方式。黄体支持的天数、药物种类、剂量等,均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由专业的生殖科医生来设计最适合的黄体支持方案和阶段性调整。
文章来源:西安四院生殖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