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精神行为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另一面”

精神行为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另一面”

2022-08-09 阅读量:36080

一、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AD),我们通常称之为老年痴呆,是一种早期很难辨析的、隐匿起病的、进行性发展的脑部疾病,病情会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地恶化,且一经确诊便无法治愈。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认知能力会逐步下降,行为能力会不断降低,记忆丢失会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患者需要接受长期全面的生活照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有很多争议,目前药物研发都是基于各种假说理论开展的,包括大脑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神经炎症等等,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脑-肠-微生物群轴紊乱会引起大脑感染。肠道微生物群成分的改变可诱发肠道屏障的渗透性增加,细菌或其产物可以从胃肠道甚至口鼻腔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诱发免疫活化导致全身炎症,进而损害血脑屏障,促进神经炎症、神经损伤,并最终导致神经退化[1]。脑肠轴的级联反应显示,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调节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二、阿尔茨海默症有哪些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可以概括为ABC三大类症状:

A:日常生活能力

B:精神行为症状

C: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以以记忆减退为特征,表现为反复问答,忘记东西放在哪里,难以学习新事物,不能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等等。然而除此之外,情感淡漠,对事物丧失兴趣,有时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产生剧烈的情绪等人格改变等,也要警惕可能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精神行为症状。

专家建议,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要对ABC三大症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但早期的精神行为症状经常被忽略或者误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老人出现一些精神行为的改变时,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在认知科学专业领域有一个术语,我们称之为BPSD(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也就是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群。BPSD在AD、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多类痴呆中都可见到,但在诊断上经常与精神心理类疾病混淆。

被称为症状群是因为包含的症状多种多样,例如情绪问题:抑郁、焦虑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还有行为问题:激越行为,冲动行为等。不同的痴呆类型,引起的BPSD有不同的特点,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常见淡漠、抑郁、激越、幻觉、妄想等,路易体痴呆患者更容易发生视幻觉。

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种[2]:

1.错认:表现为对自己的住所、本人、身边其他人以及电视场景等的错误感知。

2.游荡:表现为整天不停漫步,或跟随照料者,或晚间要求外出等,可能与患者方向和地点定位能力下降及感到很无聊或者焦虑等有关。

3.淡漠: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和自我管理关注度下降,社交活动、面部表情、言语交流、情感反应明显减少,动机缺乏。

4.进食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大部分中晚期痴呆患者有营养不良。额颞叶痴呆患者可能表现为饮食不知饥饱,饮食过多,偏好甜食,导致体重增加。还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嗜异食。

5.妄想:包括5种较为典型的表现,如认为物品被窃、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配偶(或照料者)是冒充的、自己会被遗弃以及配偶不忠。

6.幻觉:以视幻觉多见,常见的视幻觉为凭空看见家中有人,或者看见死去的亲人等;这有可能与患者视觉失认(难以识别面部或物品)有关,也可能与患者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有关。

7.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无助感、无望感等消极情绪。

8.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害怕独处,也有表现为害怕人群、旅行、黑暗或洗澡之类的活动。

9.睡眠紊乱:表现为昼夜节律紊乱、夜间觉醒次数增加、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部分患者行为异常在傍晚时更加明显,称为日落综合征。

有研究显示,记忆门诊中高达96%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至少表现出1种精神行为症状,同时精神行为症状可发生于痴呆的任何阶段。因此,在疾病进程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关注精神行为问题。

四、总结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比较长,早期表现隐蔽,症状不明显,家人特别容易忽视老人的一些早期症状,尤其是一些精神行为症状,或者错误地认为这些症状是老年人的正常生理衰退现象。

据统计,在轻度认知障碍节点就及时干预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仅为5%-10%。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阿尔茨海默病,能有效防止和延缓病情进展到精神病性症状,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缓患者功能衰退的进程。

所以,家属应多关注身边的老人,重视早期筛查,一旦发现老人有近事遗忘及上述精神行为异常现象时,应提高警惕,高度怀疑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专家介绍:杨国涛教授

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副主任,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老年学会第一届癫痫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届神经免疫学组委员。自2005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神经内科工作,曾于北京301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脑血管病、认知障碍、颅内感染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发表核心论文多篇,SCI论文2篇,获得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参考文献:

1.KowalskiK,MulakA.Brain-Gut-MicrobiotaAxisinAlzheimer'sDisease.J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19Jan31;25(1):48-60.

2.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老年精神医学组.神经认知障碍精神行为症状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5):335-339.DOI: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7.05.004

转自:守望认知公众号

作者:小喵0912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