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中风的三级预防是什么?如何识别?康复治疗有哪些?

中风的三级预防是什么?如何识别?康复治疗有哪些?

2024-03-26 阅读量:12863

脑卒中是脑血管意外的一种,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或导致死亡。它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据调查:脑中风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存活的约75%致残。如果能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早期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患者留严重或中度的残疾。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对于脑卒中的处理不应仅限于发病后的治疗,而是应该在平时采取预防措施,即“防重于治”的理念。因此,了解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那么,有哪些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呢?

一级预防--达标治疗

在预防中风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的危险因素。有些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如年龄、性别、遗传、种族和卒中病史,但我们也应重点关注那些可以干预改变的危险因素。这些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心脏病以及糖尿病。

此外,还存在一些潜在可干预改变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半胱氨酸血症、血小板聚集性高、遗传因素、膳食营养素缺乏、促凝危险因素、缺乏合理运动、食盐摄入量高、口服避孕药、季节与气候以及药物滥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预防策略,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1、年龄与性别

中风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55岁至75岁之间,中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需要特别关注55岁及以上的人群,并采取重点预防措施。与冠心病不同,中风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2、脑血管病家族史

一般观点认为,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遗传因素呈多基因遗传特征,但遗传易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然而,我国的调查结果表明,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患上中风的概率普遍增加,这显示了家族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显著影响。

3、高血压

高血压被视为最主要的中风危险因素。无论年龄、性别或中风类型如何,血压水平与中风的发生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有43.4%会在发病前出现高血压,而发病后高血压的患者占63.9%。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于预防中风至关重要。

高血压治疗目标如下表所示:

患者类型高血压治疗目标

一般成人收缩压小于140mmHg

伴有糖尿病的成人收缩压小于130mmHg

伴有肾脏疾病的成人收缩压小于125mmHg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急剧降压,强调“平稳”原则,即以达到标准的降压水平为目标,逐步稳定患者的血压。

4、心脏病

对于4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至关重要的。一旦确诊患有心脏疾病,应尽早寻求专科医生的治疗建议。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可在有条件的医院接受华法令抗凝治疗,或口服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而对于冠心病高危患者,建议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5、糖尿病

糖尿病是中风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糖尿病高发的欧美国家,糖尿病可作为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

糖尿病的防治建议包括以下几点: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并在必要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的检测;糖尿病患者首先应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来控制血糖水平,如果2至3个月后血糖仍无法满意控制,则应考虑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并降低胆固醇水平。

6、血脂异常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可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血脂异常的防治建议

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对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中风或冠心病史,且血清总胆固醇高于5mmol/L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

7、吸烟

频繁吸烟被公认为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例如加速动脉硬化、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能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长期被动吸烟者患中风的相对风险比未暴露于吸烟环境者高出1.82倍,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显著差异,性别间没有明显区别。

为了减少中风的风险,鼓励吸烟者戒烟,并动员他们的亲属参与劝说。提供有效的戒烟方法,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同时,推动各级政府尽快制定吸烟法规,例如在办公场所、会议厅、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仅在指定地点允许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8、饮酒

酒精对中风的危险性增加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升高血压、诱发高凝状态、导致心律失常以及降低脑血流量等。

对于不饮酒者,不建议通过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孕妇应完全戒酒以避免不良影响。

对于饮酒者,应当适度饮酒,切忌酗酒。男性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2030克,女性不应超过1520克。

9、颈动脉狭窄

对于多数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通常不推荐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而是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但在决定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10、其他危险因素

肥胖:成年人的BMI应该控制在28以下,或者腰臀围比应小于1。

高半胱氨酸血症:血浆中高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6μmol/L的患者应考虑接受叶酸、维生素B6和B12的联合治疗。

代谢综合征:包括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

缺乏体育活动:成年人每周应进行3~4次适度的体育活动,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心率保持在170-年龄之间。

饮食营养素摄入不合理:应当保持饮食多样化,每日总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不超过总脂肪的10%,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钠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不超过8克。

二级预防

不可干预的中风复发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种族以及卒中病史。而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则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心脏病、糖尿病、肥胖以及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为了降低中风复发的风险,个体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膳食、适量的活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心理平衡,同时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此外,针对特定情况,专科治疗也十分重要,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治疗,或是针对房颤引起的脑栓塞进行外科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的目标在于降低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并减轻其残疾程度。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服务,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教您识别中风的先兆

了解中风的种种先兆对于预防中风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许多人对这些先兆缺乏认识,甚至在出现时也未予以重视。事实上,临床经验表明,绝大多数中风患者在中风发作前会出现一些脑部瞬间缺血的信号,因此对这些先兆的识别至关重要[2-3]。

1、瞬间失明或视力模糊:这种先兆通常持续时间很短,仅几秒钟,但有时可长达数分钟。它是由于大脑后动脉变窄,供血不足,影响了枕叶的视觉中枢所致。

2、突然出现言语困难:在与人交谈或作报告时,可能突然出现短暂的言语困难,感觉嘴里像塞了棉花,或者无法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这是由于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的功能。

3、头痛: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者头痛的形式和以往完全不同,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溢血的先兆。

4、头晕眼花: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可能伴有复视或耳鸣。这可能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了小脑的平衡器官所致。

5、一侧麻木或无力:突然感到一侧颜面或上下肢麻木、软弱无力,持物不稳、口角低垂、流口水。这可能是由于颈内动脉系统对大脑半球供血不足,影响了对侧的皮层一脊髓通路所致。

6、睡眠异常:睡眠增多,整日昏昏沉沉、乏力,但随后又入睡。这可能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警觉系统和大脑皮层。

7、心理、智力方面的变化:突然出现性格、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反常,如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减退、情绪不稳等。这可能是由于双侧额叶供血不足所致。

中风的康复

中风的康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早期介入和持续的努力。康复的原则包括尽早开始、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并与治疗相结合,以及持续进行康复工作。中风的康复一般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康复(7天):在脑血管病病房进行。主要任务是协助临床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级康复(20天):在康复科进行。重点是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三级康复(2个月):80%的康复工作在社区进行,帮助患者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另外,20%的患者可能需要在专科康复中心接受治疗,以达到更高水平的自理能力。

中风的康复方法

中风的康复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以个体化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病程、职业、喜好以及发病的季节等因素,进行灵活、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种方法注重规律性、规范化,并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选择最佳的治疗组合方案,从而尽可能地取得最满意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回归社会。

中风的现代康复治疗

中风的现代康复治疗是基于神经发育和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基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系列治疗技术。这些技术经过实践验证,并得到广泛接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Bobath法:利用姿势反射、平衡反应和保护性反应来刺激基本运动模式,控制异常张力和姿势,以取代异常运动模式。适用于儿童脑瘫和成人偏瘫的治疗。

2、Brunnstrom法: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后残余的肌肉功能进行最大用力活动,促进正常运动的出现。

3、PNF法: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促使特定共同运动模式中肌肉群的收缩,从而促进运动控制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4、Rood法: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影响肌肉的牵张感受器,从而促进运动控制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刺激方法包括快速擦刷、轻微触摸、冰刺激等。

5、运动再学习:将中风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强调早期练习有关运动,并通过多种反馈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这些现代康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4-5]。

中风的传统康复治疗

中风的康复治疗除了现代医学的方法外,还应该融合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针灸治疗技术。包括体针、头针、电针、梅花针、手指点穴、穴位注射、穴位贴敷、拔罐、经络推拿、小针刀治疗、中药熏洗等传统中医疗法。

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更好地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功能。

参考文献

[1]涂英,杜丹阳,舒严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3,30(11)

[2]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3]实用内科学第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张通,赵军,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412.

[5]周书娅,杨曌,郑天会.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2024,36(2):127-130.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