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病例分享|从影像学角度谈子宫腺肌症的确诊

病例分享|从影像学角度谈子宫腺肌症的确诊

2021-09-19 阅读量:36080

编者按: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良性侵入子宫肌层中并呈弥漫性生长,伴有邻近平滑肌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子宫肌层中病变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肿块时称为子宫腺肌瘤。今天我们分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公众号的两个案例,从影像学的角度来看看子宫腺肌症有哪些特征。

病例1:女,45岁

主诉:痛经9年

相关病史: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下腹痛,外院三次B超怀疑子宫腺肌症;实验室检查:血CA125:298.5U/ml↑

MR

病例1

病理结果:

病理诊断:

(全子宫切除标本):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形成;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慢性宫颈炎伴纳氏囊肿形成。

病例2

患者46岁;月经紊乱2年,痛经1年

病理诊断:

单孔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诊刮标本:

(子宫腺肌瘤切除标本):子宫腺肌瘤(2枚),最大径2.2cm和6.5cm。(宫内容物诊刮标本):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样改变伴早分泌反应。

鉴别诊断

子宫短暂性肌层收缩?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内膜腺肌瘤样息肉

囊性子宫腺肌病

诊断标准

目前允许正常内膜深入肌层的深度尚有异议,多数接受的标准是一个中倍视野(x100),大约2-3mm。也可用子宫内膜组织侵入肌层的深度占子宫肌层的比例,腺肌症一般占25%。

影像征象

主要观察:子宫大小形态、结合带厚度及信号的改变。依据病灶累及范围将子宫腺肌病分为弥漫性及局灶性两种。

弥漫型,MRI表现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内膜与增厚的结合带界限不清,异位岛状分布的未出血子宫内膜组织和囊状扩张的腺体表现为增厚的结合带内长T1、长T2信号灶。在T2WI压脂像呈“雪花状”改变,当异位的内膜岛出血时则表现为短T1及长T2信号,其为子宫腺肌症的特征MRI表现,周围平滑肌纤维增生为长T1及短T2信号,类似于结合带。

子宫腺肌症强化较均匀,其强化程度与结合带相似,强化程度低于子宫外肌层。

相关病理学

大体病理分为弥漫性及局灶性两种。在增厚的子宫壁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小囊腔,内含血性浆液,有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偶见大的囊腔形成。显微镜下表现为肌层中异位内膜组织岛(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被肥大增生的子宫肌层细胞所包绕,内膜基底层组织向肌层直接浸润生长所致。

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可完全没有症状,也可有盆腔疼痛、月经过多与子宫增大等表现,症状典型出现于40-60岁,多产女性的发生率高,血CA125水平升高。

诊断误区

结合带厚度常受年龄、月经周期、子宫收缩等因素影响。而且绝经后、初潮前、孕期不能充分评估结合带。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公众号

编辑/校对:吴志军

参考文献:

1.SébastienNovellas,MadleenChassang,JeromeDelotteOlivierToullalan,AnneChevallier,JeromeBouazizandPatrickChevallierAmericanJournalofRoentgenology2011196:51206-12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