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白带变黄带?白带异常的几种情况都在这里了

白带变黄带?白带异常的几种情况都在这里了

2019-01-22 阅读量:41360

白带在医学上被称为阴道分泌物,包含有宫颈分泌的黏液、阴道黏膜的渗出物、前庭大腺分泌的黏液、子宫颈和阴道脱落的表皮细胞,还可能混合了少量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物,以及少量的白细胞和非致病性阴道杆菌等。

所以正常情况下是它是白色,偶尔淡黄色,絮状、带有黏性的液体。

一、白带的分类

白带分为生理性白带和病理性白带。

01认识生理性白带

生理性白带一般来说白带的量很少,色白,带黏性,无臭。生理性白带的量及性状会随着月经周期稍有变化。

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即月经干净后到排卵前期,由于受到雌激素不断升高的影响,分泌量逐渐增多,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粘液量也渐渐增加,且越来越稀薄、透亮。使月经干净后一直较干燥的下身会逐渐变得潮湿。

到达排卵期,雌激素分泌达高峰,宫颈粘液量也最多,韧性也最大,常常有带状的清亮粘液流出,有时可拉得很长,此时妇女下身最潮湿。当上述带状白带流出时,会有一种滑滑的感觉,类似泥鳅身上的黏液。

这时的白带主要成是宫颈黏液,清澈透亮,没有气味,其中95%以上为水份;排卵期宫颈粘液大量分泌持续约2~3天,也就是下身最感潮湿的时间。这时候白带是正常的增多,无需就诊,而且可以根据这种白带的变化来判断排卵期。

妊娠期在高雌激素的作用下,白带也会略增多,不属于异常。

02认识病理性白带

病理性白带一般会伴有量增多,颜色、质地、气味的改变。

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白带,伴有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这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通常称为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表现。

阴道检查可以发现,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可以去医院通过检查白带常规来确诊。

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白带、有臭味伴有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这是滴虫性阴道炎的表现。阴道检查会发现阴道粘膜严重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样”宫颈,白带常规会帮助确诊。

灰白色、鱼腥味:稀薄白带,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阴道检查可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白带均匀一致粘附于阴道壁,但粘度很低,容易将白带从阴道壁拭去。可以通过白带常规+BV(Bacterial vaginosis)检查来确诊。

萎缩性阴道炎:绝经后妇女白带增多伴外阴灼热不适、瘙痒可伴有性交痛,这可能是萎缩性阴道炎。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呈萎缩性改变,黏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点或点状出血斑,有时见浅表溃疡。白带常规常常没有异常发现。

血性白带:血性白带分为两种,绝经后妇女和绝经前的妇女。绝经后妇女需要排除子宫颈或者子宫内膜的病变,因此需做宫颈刮片(TCT),还有阴超。必要时需要做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术。绝经前的妇女,首先要验个尿妊娠试验,排除怀孕的可能。其次再做宫颈刮片(TCT),和阴超,甚至是激素检查,逐一排除各项可能。

粘液脓性白带:量多,可伴有外阴瘙痒及灼热感。阴道检查子宫颈充血、水肿、柱状上皮外翻,有粘液脓性白带附着甚至从宫颈管流出,子宫颈管黏膜质脆,容易诱发出血。如果有不洁性生活史,需要做白带常规和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检测。

医生会用一个棉拭子在子宫颈管取样,如果肉眼见到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因为取样,诱发了子宫颈管内出血。(两个特征至少具备一个)。而且白带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增多(>10/高倍视野)。就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子宫颈炎症。同时等待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检测结果。如果脓性白带反复发作,可以考虑诊断为慢性宫颈管黏膜炎。

水样白带或者叫阴道流液:要警惕输卵管积水或者病变可能。特别是伴有不孕症状的妇女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妇科检查、白带常规、阴超等。

二、白带异常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自己白带异常,那么建议你及时就医,而不是自己去药店买药。用药无效后再去医院检查,有可能因为之前的药物而影响白带检查结果。

根据结果,医生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白带异常?

01定期检查

即使没任何不适也该定期检查,最好每年至少一次全面妇检。

0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要用各种药液清洗阴道,这样做反而会破坏阴道的环境,诱发阴道炎。

有些女性朋友担心白带弄脏内裤或懒得洗内裤,平日总是用卫生护垫,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是月经期,尽量不要用卫生护垫,应每天晚上用清水洗净外阴,更换内裤。

03增强免疫力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睡眠充足、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

04少穿紧身裤

少穿紧身裤,比如紧身牛仔裤,亦要避免穿着紧身尼龙内裤,应选择棉质内裤。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阅,不可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文章来源:备孕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