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准爸爸备孕,这些精子知识一定要知道!

准爸爸备孕,这些精子知识一定要知道!

2018-11-17 阅读量:33440

在过去40年,西方男性的精子数量减少了近六成。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10年的评估数据,与三四十年前相比,我国男性的精子密度从平均1亿/毫升,大幅降至2000万/毫升~4000万/毫升,是原来的1/4左右。

照这一势头发展下去,地球上很可能“后继无人”。

男人的精液主要由精浆和精子组成,精浆由精囊腺产生,这个生产很简单,只要我们每天吃东西就能得到很好的补充,基本不会枯竭,1~2天就能够充满。而精子就不一样,需要由我们的睾丸来生产,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大约是3个月。

当射精频繁,自然精子的补充就会跟不上,虽然会射,但只是精浆。如果连续射精,则往往是射精管的收缩所产生的快感,而无精液排出。

经常有“怀不上娃”的男士问:是不是“怀不上娃”和那些年喝下去的可乐、wifi、手机辐射,还有骑过的自行车....造成的!”

来,小宝挨个跟你们说一说。

传言一:喝可乐、咖啡杀精?

无论是碳酸饮料还是其他饮料,喝入后最终都会进入肠胃,由肾脏变成尿液排出。而精子是一直装在精囊里,压根就不挨着,所以喝可乐,咖啡等饮料并不存在杀精的情况。但是如果你每天每顿大量喝可乐,导致发胖,等发胖后……接着往下看!

传言二:wifi、手机辐射杀精?

备孕、怀孕中的男男女女有不少都被各种辐射的恐惧支配着,尤其wifi又是其中最难戒掉的,长期就在“wifi-辐射”的担忧中度过……

当然,wifi是有辐射的,但这个对人体的危害非常非常非常小。人体能够承受的非电离性辐射在10瓦每平方米以内,而WiFi辐射值仅有这个数量的0.03%--0.3%。事实上,你开一天的wifi辐射量远比不上几分钟的微波炉!

关于手机辐射,有个意大利男科生殖专家发现每天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尤其是把手机揣裤兜里的人对精子DNA发生断裂有显著影响!

同样一项来自埃及的研究也表明长期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会影响NAD -IDH酶活性,进而影响精液质量。如果少用手机你很难做到,小宝就建议你们尽量别把手机放裤兜里....

传言三:骑自行车杀精?

迄今为止,还没有可靠的研究发现,骑自行车与男人的精液质量有明显关连。

虽然杀不杀精还不确定,但长时间骑自行车会使男性前列腺受压从而充血,血液流动缓慢甚至瘀滞,对病原体抵抗能力减弱,容易诱发前列腺炎。女性也一样,长时间骑行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补给,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传言四:烟酒杀精?

大量医学研究证明,烟草、酒精能够降低精子活力、精子存活率,提高精子畸形率。

由于精子从产生到发育成熟,需80天左右,所以准备怀孕前,最好戒烟、戒酒3个月以上。

传言五:长时间泡温泉、蒸桑拿杀精?

睾丸最喜欢35℃左右的温度,长时间温度过高,睾丸的生精功能会受影响而下降。所以长时间泡温泉、洗桑拿,使睾丸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中,的确会杀精。

一般建议男性泡温泉、蒸桑拿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传言七:翘二郎腿、穿紧身裤杀精?

同上:精子怕热!跷二郎腿时双腿夹得过紧,还有穿紧身牛仔裤、紧身内裤都会使阴囊、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对睾丸的生精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传言八:肥胖杀精?

一般来说,肥胖的人都有内分泌紊乱,容易造成精子质量下降、数量减少,也就直接影响了男性的生育能力。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与精子质量呈负相关,简单的说:胖子的精子质量差。

传言九:长期熬夜杀精?

熬夜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使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内分泌失调,易诱发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不仅会造成排尿不适,如果任由其发展,还有可能引起早泄、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传言十:不锻炼、久坐杀精?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周锻炼时间在15小时以上的男性,精子数量比每周锻炼时间低于5小时的高出73%。

久坐不利于阴囊、睾丸的血液循环,就会对精液质量有影响。看来,坐得久不仅要得颈椎病、腰椎病,还可能影响生育力。

如何保持生育力旺盛秘诀?健康的精子是孕育后代的基础。精子健康与否,和男人的外貌、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1、含有维生素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有抵御破坏精子的病菌的作用

2、要穿宽松肥大的内裤

3、要避免洗热水澡

4、心情紧张、生气是数百种疾病的根源,因此,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5、有些药物会影响精子的产生,比如治疗抑郁症、疟疾等病的药物。

6、激烈的跑步运动会降低精子活力,因此跑步要适量,不要过于激烈。

7、休息时间不要过长。

8、不要“大肚子”,多吃深海鱼

9、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最好用玻璃器皿替代塑料器皿

文献参考:
1.崔毓桂 , 陈子庆 , 沙家豪 - 《中华男科学杂志》 - 2004年
2.王兰 , 孙海峰 , 李春源 - 《Current Zoology》- 2002年
3.赵连三 , 刘晓松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1998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