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卵巢囊肿的症状是什么,该怎么治疗

卵巢囊肿的症状是什么,该怎么治疗

2018-06-01 阅读量:36080

卵巢囊肿的症状以及病因是什么?有哪些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其中一种,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它的形态和性质多样,那么卵巢囊肿该怎么治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卵巢囊肿的症状和治疗,一起来看看。



早期卵巢囊肿的症状卵巢囊肿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医在行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患者未触及下腹肿块前的最初症状是下腹不适感,表现为下腹或骼窝部充胀、下坠感。按腹部而发现腹内有肿物,感觉腹痛,月经出现紊乱,囊肿而发生扭转,则有严重腹痛腹帐、呼吸困难、食欲降低、恶心及发热等。较大的囊肿会对膀胱附近造成压迫,引起尿频和排尿困难。造成卵巢囊肿的原因怎么会得卵巢囊肿呢?1.遗传因素:据统计,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2.内分泌因素:卵巢是排卵、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卵巢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临床上很多卵巢囊肿患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出现生理性卵巢囊肿和卵巢真性肿物。 4.环境因素: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分。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滥用诸如丰乳、减肥、及减缓衰老等的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使卵巢肿瘤呈高发性、年轻化趋势也有可能有关。卵巢囊肿的种类⒈功能性囊肿:这是最常见的囊肿。发生在排卵周期的育龄妇女,异常量的液体聚集在滤泡内或黄体内,形成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这种功能性囊肿有时会很大,但不管用药与否,通常会在三个月内自行消失。 ⒉出血性囊肿:有时滤泡囊肿及黄体囊肿生长过速,造成卵巢的组织牵扯而裂开流血。这些血液因没有出口出去而积在卵巢里,就称为出血性囊肿。这种囊肿一般会自行消失但所需时间较长。如果身体不适的现象较为明显,则可服药减缓症状。只有在少数的情况下,病人呈现较严重症状时才需要开刀切除。 ⒊浆液性上皮囊肿及黏液性上皮囊肿:在观察三个月后,仍然存在的囊肿有可能是属于上皮卵巢囊肿,而非功能性囊肿。这是因为具有分泌功能的浆液细胞及黏液细胞在排卵后被包埋在卵巢内,不断的分泌液体形成囊肿。这种囊肿是不会消失的,需要开刀切除。 ⒋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瘤):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长在卵巢内,在卵巢内形成大量黏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状的液体。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瘤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变大,渐渐侵蚀正常的组织,造成卵巢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经过评估其严重性后,可能需要开刀处理。 ⒌畸胎瘤: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囊肿,可能是在胚胎时期的细胞分化上出了问题, 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表现出来。它会在卵巢内生成毛发、牙齿还有一些油脂类的聚集。由于畸胎瘤本身不会自行消失,而且还有可能不断的成长, 另有15% 机率会造成卵巢扭转,所以最好及早切除。一般来说恶性的比率小于千分之一。 ⒍卵巢癌:罹患卵巢癌的机率相当低,但因为位于骨盆腔内,并不容易早期发现。卵巢囊肿的治疗

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是否恶性,囊肿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是否保留生育功能以及患者的主观愿望等因素而定。

1.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1)卵巢囊肿切除术,年轻患者尤其是绝经前患者多采用此种术式,而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2)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年龄较大(45岁以上)或绝经后患者,可行行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较大卵巢囊肿的手术处理,应不计切口大小,以完整切除为宜,以免破患者脉搏内容物溢入腹腔或切口,术中要注意腹压快速变化引起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动,必要时加速输液或输血,输氧,更要预防早期发现急性胃扩张,麻痹性肠梗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2.恶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1)多数患者就诊时多已达晚期,因此要尽一切可能切除原发囊肿及所能见到的盆、腹腔转移灶。由于卵巢恶性囊肿常与子宫,附件粘连或浸润,浑然一体,且紧贴盆腹膜,故现多采取卷地毯式将子宫与肿瘤连同盆腹膜整块切除,又如大网膜切除,部分肠切除,部分膀胱,输尿管切除。

(2)可考虑在腹腔内留置导管,以便术后腹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等使用。

以上就是卵巢囊肿该怎么治疗的内容分享,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对卵巢囊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认识卵巢囊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手术112例临床探讨 - 程忠平 , 胡丽萍 , 陈晓残 , ...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2004
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 高树生 , 罗岳西 , 伍燕 , ... - 《现代妇产科进展》 - 2009
卵巢囊肿发病原因分析诊断及治疗 - 祁万梅 -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 2007

相关推荐